【前言】
2025,作为企业管人员,是不是心里有些慌乱?
40年的高增长好像过眼云烟,而中国面对的地缘政治又非常不是让人安心。
如何办?
本网特邀请凯索咨询的首席专家张老师为大家整理了----向应对低增长和不确定性的日企学习系列,供您参考。
因为我们现在的情况跟日本企业有太多的类似,看看别人如果熬过,想想我们自己如何应对!
过去30年间,日本经济经历了剧烈起伏,但日本企业却在低增长、低内需环境下,采用精细化管理、出海国际化、布局二次曲线、大胆转型、深化技术研发、改革公司治理等办法成功突围,实现了跨周期发展,最终涌现出一批基业长青的百年家族企业。它们应对经济下行和巨大不确定性的发展策略,无疑可为正在面临相似挑战的中国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。
第一,日本过去30年间面临的低经济增速局面,与中国目前情况有相似之处。1993-2023的30年间,日本GDP平均增速低至0.6%左右,目前中国经济增速也已从两位数降低到了4%-5%左右。
第二,日本走过了“工业化-信息化-可持续发展及个性化-人工智能+生命科技”的转型历程,工业化社会追求的是效益、效率和生产力;信息化社会主要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,以及电子设备的高性能与多功能实现发展;而在可持续发展型社会,大众需求逐渐转向情感、安全、健康、环保等方面,从而推动医疗保健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增长。在AI和生命科技时代,更是将科技应用推向一个新高度。而中国企业也将面临类似新业务发展曲线。
第三,和日本一样,中国社会也面临人口老龄化、少子女化压力。老龄化意味着劳动力红利消失,这给日本企业带来过巨大考验,也是中国企业即将迎接的未来。
第四,过去30年间,日本经济历经多次危机。包括1970-1980年间的石油危机,导致日本制造业成本高企;19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裂,国内需求锐减加上日元升值,加剧了日企出口劣势;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;2000年代又面临频繁的国际贸易争端以及原材料价格和海运费波动,也对出口带来影响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,2011年日本3.11大地震,以及2019年-2022年新冠疫情都对日本企业经营带来冲击。
我们进入正文吧:
小型化组织、独立核算、全员参与、透明经营、目标一致、持续改进、市场化机制和人才培养。
阿米巴经营(Amoeba Management)是由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创立的一种独特的管理模式,最早应用于他创立的京瓷公司(Kyocera),后来也被用于日本航空(JAL)的重建。阿米巴经营的核心思想是将企业划分为多个小型独立核算单位(称为“阿米巴”),每个阿米巴都像一个小企业一样运作,自负盈亏,从而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力。但是,本文的重点有两个: 操作要点、在中国水土不服的原因,然后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
上、阿米巴经营的要点:
1、划分小型独立核算单位(阿米巴)
核心理念:将企业划分为多个小型组织,每个阿米巴通常由5-10人组成,负责特定的业务或职能。
划分原则:
按照业务功能、产品或地域划分。
确保每个阿米巴能够独立核算收入和成本。
目的:通过小型化组织,提高灵活性和效率,让每个员工都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工作对整体业绩的影响。
2、独立核算与透明经营
独立核算:每个阿米巴都有自己的损益表,核算收入、成本和利润。
透明经营:所有阿米巴的财务数据公开透明,员工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团队的经营状况。
目的:通过数据透明化,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参与感,激发他们的积极性。
3、全员参与经营
核心理念:每个员工都是经营者,而不仅仅是执行者。
实施方式:
让员工参与制定目标和计划。
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和创新想法。
目的:通过全员参与,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主人翁意识,提高整体运营效率。
4、以单位时间核算为核心
单位时间核算:衡量每个阿米巴的盈利能力,计算公式为:
单位时间附加值=收入−成本工作时间单位时间附加值=工作时间收入−成本
目的:通过单位时间核算,量化每个阿米巴的贡献,帮助管理者更好地评估绩效和分配资源。
5、目标一致与哲学共享
目标一致:每个阿米巴的目标必须与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一致。
哲学共享:稻盛和夫强调“敬天爱人”的经营哲学,即企业要为社会创造价值,员工要互相信任和支持。
目的:通过共享价值观和目标,确保所有阿米巴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,不会损害企业的整体利益。
6、领导者的角色转变
从管理者到支持者:阿米巴经营中,领导者的角色从传统的管理者转变为支持者,帮助阿米巴解决问题、实现目标。
培养经营者意识:领导者需要培养员工的经营者意识,让他们学会从经营者的角度思考问题。
目的:通过赋能员工,提升组织的整体能力。
7、持续改进与创新
持续改进(Kaizen):每个阿米巴都要不断优化流程、降低成本、提高效率。
鼓励创新:阿米巴经营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想法,并将其付诸实践。
目的:通过持续改进和创新,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和活力。
8、内部交易与市场化机制
内部交易:阿米巴之间通过内部交易进行协作,例如生产部门将产品“销售”给销售部门。
市场化机制:内部交易价格由市场机制决定,确保每个阿米巴都能感受到市场竞争的压力。
目的:通过模拟市场机制,增强阿米巴的成本意识和市场敏感性。
9、快速响应与灵活调整
快速响应:由于阿米巴规模小、决策链条短,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。
灵活调整: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,灵活调整阿米巴的划分和资源配置。
目的:通过灵活性和快速响应能力,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。
10、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
人才培养:阿米巴经营注重培养员工的经营能力和领导力。
激励机制:通过绩效评估和奖励机制,激励员工为阿米巴的经营成果负责。
目的:通过培养和激励,打造一支具有经营者意识的高素质团队。
下、阿米巴经营在中国的尴尬1、文化差异:集体主义 vs. 个人主义
困局:阿米巴经营强调全员参与和团队协作,这与日本企业的集体主义文化高度契合。然而,中国企业文化中更注重个人绩效和层级管理,员工可能缺乏团队协作的意识和动力。
原因:
中国企业的绩效考核通常以个人为单位,员工更关注个人利益而非团队整体利益。
阿米巴经营要求员工具备“经营者意识”,但中国员工可能更习惯于执行上级指令,缺乏主动性和责任感。
2、管理理念差异:长期主义 vs. 短期主义
困局:阿米巴经营强调长期主义和可持续发展,而中国企业往往更注重短期业绩和快速回报。
原因:
中国市场竞争激烈,企业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,导致管理层更关注短期利润。
阿米巴经营需要长期投入和耐心培养,但中国企业可能缺乏足够的耐心和资源。
3、组织结构的复杂性
困局:阿米巴经营要求将企业划分为多个小型独立核算单位(阿米巴),但在中国企业中,组织结构的复杂性和层级化可能导致划分困难。
原因:
中国企业通常层级较多,部门之间的界限较为模糊,难以清晰划分阿米巴。
阿米巴之间的内部交易和核算需要高度的透明性和协作,但在中国企业中,部门之间的协作可能不足。
4、数据透明性与信任问题
困局:阿米巴经营要求财务数据透明,但在中国企业中,数据透明性可能引发信任问题。
原因:
中国企业可能存在数据不透明或信息不对称的问题,导致员工对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产生怀疑。
管理层可能担心数据透明会暴露企业的经营问题,影响企业形象。
5、员工素质与经营者意识的缺乏
困局:阿米巴经营要求员工具备“经营者意识”,能够主动参与经营决策,但在中国企业中,员工的经营者意识可能较为薄弱。
原因:
中国企业的员工培训体系可能不够完善,缺乏对员工经营能力的培养。
员工可能习惯于被动执行任务,缺乏主动思考和创新的能力。
6、内部交易与利益分配问题
困局:阿米巴经营要求阿米巴之间通过内部交易进行协作,但在中国企业中,内部交易可能引发利益分配问题。
原因:
阿米巴之间的内部交易价格难以确定,可能导致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。
中国企业可能缺乏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,导致员工对阿米巴经营的积极性不高。
7、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的不足
困局:阿米巴经营需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,但在中国企业中,绩效考核可能过于简单化或不够公平。
原因:
中国企业可能过于依赖销售额或利润作为考核指标,忽视了其他重要因素(如团队协作、创新能力等)。
激励机制可能不够灵活,无法有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。
9、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
困局:中国经济环境变化较快,政策、市场和技术的快速变化可能影响阿米巴经营的实施效果。
原因:
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阿米巴的经营目标难以实现。
企业可能需要频繁调整阿米巴的划分和策略,增加了管理难度。
10、盛哲学的接受度
困局:阿米巴经营不仅仅是管理模式,还融入了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(如“敬天爱人”),但在中国企业中,这种哲学可能难以被广泛接受。
原因:
中国企业的文化和管理理念与稻盛哲学存在较大差异,员工和管理层可能难以理解和认同。
稻盛哲学强调社会责任和长期主义,但在中国企业中,这些理念可能被忽视或弱化。
11、 实施过程中的执行问题
困局:阿米巴经营需要全员参与和长期坚持,但在中国企业中,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执行不力的问题。
原因:
管理层可能缺乏对阿米巴经营的深入理解,导致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。
员工可能对阿米巴经营的目标和方法缺乏清晰的认识,导致执行效果不佳。
12、解决阿米巴经营困局的建议
A 文化融合:
结合中国企业文化的特点,调整阿米巴经营的实施方式,例如在绩效考核中兼顾团队协作和个人贡献。B 长期投入:
管理层需要树立长期主义思维,避免急功近利,为阿米巴经营的实施提供足够的时间和资源。C 数据透明:
建立透明的财务数据系统,增强员工对阿米巴经营的信任感。D 员工培训:
加强对员工的培训,提升其经营意识和能力。E 激励机制:
设计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,激发员工的积极性。
F 灵活调整:
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,灵活调整阿米巴的划分和经营策略。